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加特进魏国公大更(第1页)

福宁殿暖阁的垂帘之后。

檀香如丝,在幽闭的锦帷间缓缓游弋,烛火被刻意压得极低。

高太后半张面容掩在晦暗里,只余指尖那串伽楠木念珠映出一点冷光。

新君已经拥立,蔡确等宰执们还在商议官家的身后事,但章越与高太后二人已为了手中的权柄正相互绞杀。

高太后并未接章越的话题,而是道:“大行皇帝倚卿为干臣,有托孤顾命之任,今卿言太子十四岁亲政,莫非已有成算?”

面对高太后之威仪,章越目光低垂避其锋芒,语气恭谨却暗含机锋地道:“臣不敢妄断。

然大行皇帝临终以‘尧舜’期许太子,可见天资颖悟。”

“若得太皇太后垂训、两府辅弼,假以时日必能克承大统。”

“至于臣不过是策励疲驽,少佐万一罢了。”

高太后手微微攥紧念珠,在眼角拭泪道:“老身一介妇人,哪里懂得治国安邦之道?倒是卿家三朝元老,又得先帝托孤,这朝堂上下……还是要倚重卿家。”

“太后明鉴。”

章越低声道:“大行皇帝所托非臣一人,乃蔡、吕、司马诸公并枢府同僚。”

“仁宗朝时八大王曾欲以‘周公辅成王’自居,终遭制衡。

臣愿效此例——凡国事皆请太后懿旨,经两府合议而行。”

高太后心道,章越此言既自削权柄,又将蔡确,吕公着,司马光等人抬出制衡自己。

而章越所言八大王乃宋真宗弟赵元俨,太宗皇帝第八子,当年真宗病重时,赵元俨就借故留宿宫中,遭宰相李迪之忌。

之后仁宗登基,赐赵元俨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

赵元俨知道自己因名望太高,反遭章献皇后之忌,于是反而闭门不出,装疯卖傻。

不过章献皇后病逝后,正是对方亲口告诉了仁宗皇帝,你的生母另有其人的真相。

令仁宗皇帝对章献太后的好感差点崩塌。

八大王赵元俨当年何等威势,最终仍被章献太后压制,直至闭门装疯才得以保全。

如今她若执意揽权,章越未必不会成为下一个赵元俨,甚至……更危险。

沉默片刻,她忽地缓了语气,似叹似讽地道:“仁宗皇帝当年事燕王,尽子侄之礼。

燕王颇为自重,以家中排行呼仁宗皇帝,虽只在禁中这般,但燕王犹自如此取之,仁宗皇帝不敢言。”

高太后想起了当年仁宗皇帝养在宫中,那位威严不苟言笑的赵元俨,当时宫人都说连契丹人也畏惧。

说到这里她目光直视章越:“卿家觉得……燕王可是聪明人?”

章越面上却波澜不惊地道:“燕王自重,方得善终。

然臣以为……”

章越抬起头道:“聪明人当知,有些路……走不得。”

高太后道:“老身亦以为然。

太子十四岁亲政太早,不如十五岁如何?”

章越闻言微微一笑,面上则道:“臣不敢,此事太后知道即可,不必写入遗诏中。”

高太后闻言对章越大生赞赏。

顿了顿,高太后点点头道:“不知卿以为何人出为山陵使?”

山陵使制度起源于唐朝,原来李渊病逝时由房玄龄和高士廉出任山陵使,这本是恩典。

到了唐代宗即位时,用山陵使的差遣,兵不血刃地免去了右仆射裴冕和郭子仪的差事。

到了宋朝也没有认真执行宰相出为山陵使的制度,到了真宗时恢复了,让丁谓出任山陵使,到了仁宗英宗时,韩琦两度出任山陵使。

韩琦第二次出任山陵使后遭到王陶的弹劾而罢。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神寂

神寂

吞食残月花的勾陈,在两百年之后重生,他发现大路上的武学已经变得低微。而自己却掌握着无穷的武技,从此走上一条神挡杀人,佛挡杀佛,有妞必泡,有仇必报的无上神寂之路。...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重生到折腾年代也就算了,却偏偏是个拖油瓶的傻妞。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就在身边,却不能相认。还好,有一个能在前世今生来回穿越的空间通道,那就来回折腾吧!折腾的年代加上折腾的女主,还真折腾出花儿来啦!...

我吃西红柿新书

我吃西红柿新书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异世悠闲人生

异世悠闲人生

齐玉是个孤儿,穿越到架空历史的战国时代。在这一个战火纷飞,武力横行的时代,齐玉没有惊人的才貌,没有穿越女伶俐的智慧,只有一些小聪明,外加家传武术,温馨家庭是小资情调,周游列国权当是旅游,找个好丈夫是必须滴,看齐玉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自己的路!...

南宋英豪传

南宋英豪传

南宋末年,金国衰落,蒙古崛起,中原大地群雄纷起,烽火燃遍,上演着一场混乱的三国大战。那一年,成吉思汗五十二岁,老头儿一个,还能蹦跶十三个寒暑那一年,忽必烈一岁半,只是个吃奶的屎娃娃那一年,穿越重生的孟九成十八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一年的某一天,孟九成突然激灵一下,产生了宏伟的想法,发出了心底的呐喊再也不能这样活啦!俺要革命,不,是造反。俺要打老的,欺小的,纵横四海,天下无敌呃,先从死人头系统换个小镜子,贿赂,不,请示一下俺那天下无敌的老婆大人,俺想再娶个软妹子给你当闺蜜耶...

九流道士

九流道士

道教起源春秋,传承至今,具有巨大的生命力。道教的学问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道统规矩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在每朝每代都有关于道教的能人轶事,道教出世者,显赫如天师道,穿紫带金游说于庙堂之上隐世者如三丰真人,弃皇命于不顾济世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