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侍中(第1页)

资政殿中烛火摇曳,众宰相的争论在肃穆的氛围中徐徐展开。

司马光面色苍白却目光炯炯,手持笏板立于殿中,声音虽因久病而略显嘶哑,却字字铿锵。

“太皇太后,臣伏见陛下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以安社稷、忧黎元为念。”

“然治国如医疾,必先究其病源,攻其要害。

今观天下财用匮乏,民力疲敝,其根源皆在于穷兵黩武...”

章越闻言,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司马君实此言,仍是那套“变法因财匮,财匮因战事“的老调。

司马光继续道:“兵者,国之凶器也。

人不得已而用之,只为除暴安乱。

自天宝以降,藩镇割据,五代更迭,九州板荡,生灵涂炭二百余载。

此皆因唐室好大喜功,轻启边衅所致。”

说到这里,他目光如电,扫过殿中众臣道:“先帝继统之后材雄气英,以幽、蓟、云、朔于契丹,灵武、河西于党项,交趾、日南于李氏为因,不得不张置官吏,收籍赋役,以本朝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甚至降下遗诏。”

司马光说到这里,帘后高太后及新君都不约而同地看了章越一眼,其余宰执虽未看向章越,但也知道司马光所指是什么。

司马光的长篇大论,恰似其《资治通鉴》的笔法,绵密周详却暗藏锋芒。

他先将先帝的宏图伟业轻轻带过,继而话锋陡转。

天子留给章越的遗命是什么,是灭党项收幽燕,续变法。

这也是托付顾命所来。

司马光就将这些全部否定。

如果全部否定,那么章越也没有上位的所来了。

“于是就有些边鄙武夫,窥伺小利,敢肆大言,只知邀功,不顾国家之患,大言不惭,自比作为卫青、霍去病。”

“而那些白面书生,便披文按图,玩习陈迹,不知合变,竞献奇策,自谓张良陈平复生。”

“更有聚敛之臣,捃拾财利,剖析秋毫,以供军费,专务市恩,不恤残民,各陈遗利,竟以计研桑弘羊之祸国殃民之士为楷模!”

说到这里司马光话锋一转道:“这些人先后相与误惑先帝,而自求荣位!”

这番话说得殿中气氛为之一肃。

司马光将新党众人比作误国之辈,字字如刀。

没有卫青霍去病的本事,去揽这活。

读了几年书,就敢自比张良陈平。

还有些人居然捧起计研桑弘羊这样祸国殃民之士,为大臣的典范。

最后为了一己之私,而误了整个国家。

司马光、抨击了一番新法后,最后则道:“伏愿陛下断自圣志,凡王安石等所立新法,果能胜于旧者则存之,其余臣民以为不如旧法之便者,痛加厘革。”

众宰相们都诧异地看向司马光,原来说是一切裁革,但现在也说善则留之,不善则改之。

“伏惟皇帝陛下肇承基绪,太皇太后同听庶政,首戒边吏,毋得妄出侵掠,则俾华夷两安。”

“与契丹修好,秉常纳贡,乾德拜章,息征伐开拓之议!

稍让闲地与党项,既休息安民,也可示本朝天子怀柔四夷之德!”

“若凡百措置,率由旧章,但使政事悉如熙宁之初,则民物熙熙,海内太平,更无余事矣!”

章越听了心道,还道司马光稍稍改变自己观点,但最后还是恢复至熙宁初那一套。

司马光之言颇能打动人,吕公着等众相听他言语恳切,也是默默叹息。

……

殿议毕,众相鱼贯而出。

张茂则手持拂尘立于丹墀,尖声道:“诸公且回,特进章公留身奏对。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神寂

神寂

吞食残月花的勾陈,在两百年之后重生,他发现大路上的武学已经变得低微。而自己却掌握着无穷的武技,从此走上一条神挡杀人,佛挡杀佛,有妞必泡,有仇必报的无上神寂之路。...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重生到折腾年代也就算了,却偏偏是个拖油瓶的傻妞。前世的父母兄弟姐妹自己就在身边,却不能相认。还好,有一个能在前世今生来回穿越的空间通道,那就来回折腾吧!折腾的年代加上折腾的女主,还真折腾出花儿来啦!...

我吃西红柿新书

我吃西红柿新书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异世悠闲人生

异世悠闲人生

齐玉是个孤儿,穿越到架空历史的战国时代。在这一个战火纷飞,武力横行的时代,齐玉没有惊人的才貌,没有穿越女伶俐的智慧,只有一些小聪明,外加家传武术,温馨家庭是小资情调,周游列国权当是旅游,找个好丈夫是必须滴,看齐玉如何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自己的路!...

南宋英豪传

南宋英豪传

南宋末年,金国衰落,蒙古崛起,中原大地群雄纷起,烽火燃遍,上演着一场混乱的三国大战。那一年,成吉思汗五十二岁,老头儿一个,还能蹦跶十三个寒暑那一年,忽必烈一岁半,只是个吃奶的屎娃娃那一年,穿越重生的孟九成十八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那一年的某一天,孟九成突然激灵一下,产生了宏伟的想法,发出了心底的呐喊再也不能这样活啦!俺要革命,不,是造反。俺要打老的,欺小的,纵横四海,天下无敌呃,先从死人头系统换个小镜子,贿赂,不,请示一下俺那天下无敌的老婆大人,俺想再娶个软妹子给你当闺蜜耶...

九流道士

九流道士

道教起源春秋,传承至今,具有巨大的生命力。道教的学问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道统规矩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在每朝每代都有关于道教的能人轶事,道教出世者,显赫如天师道,穿紫带金游说于庙堂之上隐世者如三丰真人,弃皇命于不顾济世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