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虽然高国彦的父亲、高务实的二伯高掇当年从了武,但高国彦毕竟是如假包换的“高家少爷”
,这个名头往这里一摆,主仆名份就一目了然,只要他本人不是块烂泥巴,三慎园这边的三大管事就谁也别想能拿捏住他。
封建社会的地位差距,很多时候就是这么难以弥补、难以追平——除非你有本事去考个进士回来。
高陌和高小壮二人任务也分配了,人才也推荐了,高务实便让他们下去自己想想接下去的差事应该怎么办。
这两人明天一个要负责招募护卫家丁,一个要组织香皂生产,都得自己去思考工作怎么展开。
高务实自己心里当然有比较完整的思路,但想来想去,决定还是先不要说,而是看看高陌和高小壮打算怎么做。
这倒不是高务实存心偷懒,这是他前世自己悟出来的一点点所谓领导艺术:不要把手下人该做的事情帮他们指点得一清二楚,让他们只要跟着自己的指挥棒去做就能轻易成功,否则这个人就算原本有能力,迟早也要被你这个当领导的弄废掉。
正相反,作为领导,要能充分放权,让手下人自己去思考、去实践,而领导自己要做的,只是明确大方向,在万一他们有走上弯路的可能时,帮他们扶一把舵,把方向扭转回来就够了。
惟其如此,才能锻炼手下人成长——前世组织上培养干部,大多时候不也就是这个套路?
毕竟只有高务实自己才清楚,自己将来可能涉足的产业会有多么广泛,如果不是从现在开始就尽可能多的培养人才,难道将来自己一边做官,一边还要亲自管理那么多的产业?就算累死了他也办不到。
他固然有心救明,但却没打算做英年早逝的诸葛孔明。
当然,这倒不是说诸葛亮就不明白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历史上诸葛亮真的就不能挖掘出人才吗?侍中董允、长史费炜、大臣杨仪、参军马谡等,这些人才都是国之辅材,蜀国以三国低弱之姿能够存在,本身也是其国内安定团结的表现,否则魏吴两国岂能那么久找不到机会?
但诸葛亮再厉害,也毕竟是人,有他的局限性。
他自身的多才决定了他更适合做管理层,却不适合做决策层。
他喜好多才的能人,却不爱用道德不纯却有大能力的人。
用人坚持才德兼备,这种思想在承平之世可以大行其道,但在战国求存时期,却不能成为用才的主导思想,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可是纵观诸葛亮主政后期,先德后才的思想偏偏成了他用人的主导,其弊端自然也就逐渐显现。
譬如蜀中原有人才中,自认才智仅在诸葛之副的廖立,被长期放在清闲职位挂名;能臣李严允文允武,却因粮运一事被贬,再未大用;大将魏延就更有趣了,只因“脑后天生反骨”
便不能尽其能而用之,最终在诸葛亮弃世不久被逼谋反。
再有就是,德、才这种东西,本身很难列出什么具体标准,多数情况下只能以个人标准来判断。
参军马谡,马氏兄弟以名声起仕,后随军献策,深得诸葛认可,结果街亭一役,一着输,全盘输,整个北伐功败垂成。
所以高务实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偏向于从低处做起,从小事做起,首先看能力,其次才去考虑德行。
如果手底下某个人可能有才,那就给他一个机会负责某件差事,而高务实自己就从他这件差事的办理中分析这个人的性格、能力、品性等等,然后再考虑对他今后的使用,或者说考虑进行倾向性培养。
一双血色双瞳,一把泣血战刀,刀瞳双休,驰骋大陆。千金小姐相守,冰冷美人相伴,机灵萝莉相随。大战六尾金毛狮,血洗西极黑瑬域,斩杀血眼黄金龙。踩踏无数强者尸体,终踏上鲜血与白骨铺就的王者之路,成为众生敬畏的一代邪皇。...
卑微的出身,不屈的奋斗,只为活着的真正尊严!...
姜钰在紫宸宫的床上醒来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她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她从皇帝的小妈,变成了皇帝的小妾!从深宫里无人问津的年轻太妃,变成了皇宫里集君王宠爱于一身的倾城贵妃,这滋味那叫一个酸爽只是仿佛,这个贵妃是皇帝立起来给她这副身体同在深宫里的姐姐做挡箭牌的?...
九界风云弹指变万物生死掌心控。诸天神佛皆为臣世间妖魔尽是仆。一代天骄宁凡被心腹毒害,却意外重生到了三百年后小小家府少爷身上,自带逆天功法,觉醒九重属系力量,问鼎至尊,主宰天地沉浮!...
宰者宰相,执者执政。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是为宰相。佐政事,定国策,副署诏令,为宰相之亚,是为执政。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这一走,就再也无法停留...
先帝驾崩,一道懿旨,夜倾城被迫登上太后之位,册封之日却服毒自杀,年仅十五!一场星象异变,她穿越而来只为完成任务,成了琅月王朝史上最年轻的太后!坑爹任务,她从22世纪最高科技的时代落入这个落后到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摔得四仰八叉,蓬头垢面。她挽起衣袖,狼狈不堪之时撞上他!她不识他,饥肠辘辘之下,见色起胆,抢过一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