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拆了第一封信才知道来由,那些人是因为看了林雨翔的文章后寄来的。
第一封简明扼要,毫无旁赘,直冲目的地而来:
我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好,愿与我交笔友的就给我回信,地址是……
第二封远自内蒙古,看得出这封信经过长途跋涉,加上气候不适,又热又累,仿佛大暑里的狗,张嘴吐舌--信的封口已经开了,信纸露在外面。
信的正文一承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格,长无边际:
你别以为我们是乡下人哦,我们可是城上的。
我父亲是个教师,母亲是个家庭主妇。
我妹妹今年三岁,正计划着给她找个幼儿园呢!
你们这里是不是叫幼儿园呢?上海是个繁华的大都市,让我充满了向往和幻想……
这样的,写了几千字,天文地理都海纳在里边。
雨翔这才明白,信虽然赚不出来却可以撰出来--当然是和学生作文那样的杜撰的“撰”
--雨翔决定不回信。
这时他首次感到成名后的优越。
以后的信大多是像以上几封的式样内容,涵盖全国各地。
广东作为本土,更是有数十封。
写信人都看了《全国作文佳作选》,再引用伯玉的话夸奖,毫无新意。
雨翔发现现代人的文笔仍旧有南北派之分,南方人继续婉约,信里油盐酱醋一大摊;北方人口气像身材一样豪壮,都威胁“你一定要回信”
!
雨翔庆幸自己身在上海,不南不北。
拆到一封本市的来信时,顿时庆幸也没有了--上海人的笔风收纳了北边的威胁和南方的嗦。
而且那人不愧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黄种人,坐拥双倍的“黄”
,妙喻说雨翔的文章没有强奸文字的迹象,有着早泄的爽快。
然后黄水东引,说这妙喻出自台湾董桥(董桥,1942年生,本名董存爵,福建晋江人。
长期在香港和英国两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著有多本散文集。
),是一贯的董桥风格。
林雨翔不知道“董桥”
是什么地方,想在国民党贼居的地方,不会有道家的桥,怀疑是“孔桥”
的音误(国民党尊儒教)。
既然没办法断定,“市友”
的信也只好束之高阁了。
信只拆剩下三封。
倒数第三封让人眼前一亮,它来自首都的“鲁迅文学院”
。
鲁迅余猛未绝,名字震撼着林雨翔。
取出信,扑面而来的就是文学院“院士”
的判断失误,把手写“林雨翔”
后铅印的“先生”
一笔划掉,留个“小姐”
续貂。
慕子辰将苏安然当成了他玩宠小猫咪,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顺手拈来的泄欲玩宠罢了...
杨倩倩以为重生了,不是商家小姐,便是皇后王妃,现实却是,她,不但样貌奇丑,满脸恶瘤,身上还带有一股奇异的怪味,村姑也就罢了,还是有史以来最丑的村姑。奶奶恶毒,爷爷冷漠,大伯野蛮,二伯奸诈,小姨小叔懦弱,娘亲跟人跑了,留下一个瘫痪在床的爹爹和五个小孩,这日子要怎么过?...
我是行人,专门为别人配冥婚,可是阴差阳错把女鬼娶到我家里来了,开始她千般虐我,后来百依百顺,有时候,女鬼比女人更温柔。...
她是举世著名的设计天才,却被前未婚夫算计到失心丢命,她发誓再不相信男人。重生而来,成了全国闻名的智障名媛。他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帝都三少,可据说连霸道总裁的形象都只是伪装,真实背景从来无人敢查。一次交易,她成了他的契约妻。你现在的样子我很放心。放心什么?我们将来孩子的智商。...
丹皇精医通道,炼药成丹。毒医杀人无形,素手翻云。一朝重生,曾经的毒尊丹皇又岂能背负废材骂名?长姐算计爹娘嫌弃竟然还要遭受别人的冷眼。一朝醒来,风倾漓不禁指天长啸,老天敢不敢对她好一点?路遇追杀遭人威胁各路麻烦不断,命运敢不敢再坑爹一点?软弱无能胆小怕事,那是从前。炼丹制药,执掌生死,携着神器精灵,从此命运逆转!...
序言拳术之理,刚猛之术。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拳术者,以双拳之力,击出一片强者的天空。强者,不是一定要打败所有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强者。只要,他不会让他身边关心他的人,为他担心为他流泪,足以新书鬼狼录已在起点表,望各位朋友多多支持,拜谢了!...